战国侠义_第36章 围魏救赵(一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6章 围魏救赵(一) (第1/2页)

按照孙膑的部署,齐威王一面公开宣称:
  必尽全力救赵;一面致信各国,结成对魏联合阵线,果然各国纷纷同意参加。
  在这次“联合行动”中,孙膑提出了“国际游击战”的新观念:
  各国不定期的轮番对魏发动攻击,每次对准一个目标,迅速出击,有获便撤,尽量避免与魏的戍边大部队决战。
  而且由于边境上频频报警,此起彼伏,魏虽是军事上的超级大国,但四面受敌,疲于奔命,却捕捉不到杀一儆百的战机。
  楚派景舍攻打魏的睢阳、襄陵;西边的秦拔其少梁;
  韩军不断入侵边境;齐将田婴更是大张旗鼓的誓师援赵……
  攻者,“多得而少失”其喜洋洋,越打越来劲儿;
  挨打的却是怒气冲天又防不胜防。
  孙膑这招儿确是够损的。
  魏虽没发倾国之兵,但想攻下邯郸这个一国之都,毕竟需要派出精锐主力,数量也不能少;
  以魏的实力,留守部队迎战一国,即便与齐军对抗,也没什么困难,却禁不住几国之军配合默契的轮番挑衅。
  刚赶到东方,西方烽火复起;
  好容易了却东西之敌,喘息未定,南北两边又警报频传!使得魏的机动部队四方转战、无休无止。
  若分军拒敌,则又感兵力不足,不得不召集大量“预备役”入伍参战。
  但他们的战斗力又太弱,经常打败仗,魏惠王被扰的焦头烂额,束手无策,只得让庞涓解决,庞涓的答复是:
  “不理他!等攻下邯郸后再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。”
  但邯郸毕竟是一国之都,城高池深,赵人从襄子时代就积累了丰富的守城经验,可谓久经考验,哪里就能轻易被攻陷?
  得到各国正在奋战相援、屡败魏军的消息后,更增强了坚守的信心。
  所以这场攻守战打了多半年,城内固然死伤惨重,魏军的人力、物力也消耗很大。
  国内又不断传来令人沮丧的消息,将士们从精神到体力也都进入疲惫状态。
  孙膑掐指一算,通知田忌:
  “发动总攻!”
  虽然几次败给庞涓,但有了孙膑这个“克星”坐镇,田忌信心十足,所以登台点军,意气昂扬,发号施令,响亮干脆。
  将强自然兵勇,五万将士,个个盔明甲亮,挺胸而立,随着一声:
  向右转!雄赳赳地迈开整齐的步伐,浩浩荡荡,直奔邯郸。
  不料,走了百十里,来到一个岔道口,孙膑忽然要求部队停止前进,田忌奇怪:
  “怎么又要暂停?不上邯郸啦?”
  孙膑一笑:
  “对,不去邯郸,咱们出兵援赵的消息肯定已被庞涓探到,正做好准备等着迎头痛击咱们呢。
  我军奔上数百里人困马乏,人家却是以逸待劳,这个亏我不吃。
  所以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,偏不去找他决战。
  而是兵发安邑,直捣魏都,调他仓促回救,咱们倒给他个以逸待劳,把他打垮。”
  由于秦、楚各国的骚扰袭击,魏国的留守兵力多被调往边境,安邑是城内空虚。
  不提防齐军如风突至,迅速消灭了拦截的魏军,刹那间围住安邑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